新闻中心

/xwzx/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岭有宝来情是金: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锦州金宝岭考古纪实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09-26 14:09 阅读量: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锦州金宝岭考古纪实
           文/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    主笔/沈哲凡

 

     作为对专业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为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田野考古实习自2006年起开设并持续至今,在考古学科带头人魏坚教授的组织和带领下,前后共有8届历史系本科学生在接受了两年的专业课教育后参与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实践,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地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8月31日至9月24日,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20多名同学在辽宁省锦州市金宝岭西大砬子遗址经历了他们的第一次考古实习,本次发掘是人大在获得国家文物局团体领队后申请的主动发掘项目,由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承担,考古领队为魏坚教授。就在同学们返校的当天,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校长陈雨露正式批准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成立本科考古文博系,人大考古进入新的时代。

     2013年8月31日,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的同学们踏上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历程。从北京到锦州,500多公里,7个小时车程,把19名中国同学、5名中韩同学带到了锦州金宝岭这样一片世外之地。在辽宁省考古所的主持下,在以知名考古学教授魏坚为核心,张林虎、刘未等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青年考古学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的带领下,从8月31日到9月24日的25天里,大家在这里完成了他们的田野考古实习  锦州金宝岭西大砬子遗址抢救性发掘工作。工作在距今3000-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之中,生活在淳朴的东北乡村之中,每一点一滴的时光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达每个人的心灵最深处。

2011级本科班在锦州金宝岭西大砬子遗址合影留念。

 
工作:按部就班,吃苦耐劳

    8月31日中午,全体老师同学乘坐校车到达了西大砬子遗址所在地  辽宁省锦州市金宝岭翠岩镇前田家屯村。当天下午,魏坚老师在棚屋中为大家讲授了正式上工前最重要的一节考古课,涉及田野考古方法、土层地层判断、考古发掘日记等内容。

    9月1日早晨,大家在魏坚老师的带领下穿行过两三米高的玉米地,来到了村子西边约1公里的西大砬子遗址。整个发掘区占地面积约750平米,被分为30个5m*5m的探方,其中19个探方由暑假在此实习的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3级考古学硕士班和八名台南艺术大学的台湾同学负责。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24名同学所要负责的11个探方就是接下来一个月大家的全部任务。在自由组成10组之后,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坑友”,从那一刻起,“坑友”这样一个身份就永远刻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早晨7点半,在浓雾中来到发掘工地

     在魏坚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下,大家很快用筷子和细绳完成了11个探方的布方工作,在留出1m的隔梁之后,原来的平地上出现了11个4m*4m的轮廓,这些轮廓在后来的一个月里将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一个个大坑。每个探方都被分配到一名雇工(都是前田家屯村的村民)来协助同学们完成发掘工作。

用来清理遗迹的手铲静静地摆放在隔梁上

    整个考古发掘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9.1-9.2),主要工作内容为布方和清理表土(耕土层);第二阶段(9.3-9.7),主要工作内容为清理文化层第②层、第③层及相应遗迹和出土文物;第三阶段(9.8-9.19),主要工作内容为清理③层下的遗迹(即各灰坑)和出土文物、清洗陶片、明确整个探方中存在的情况和现象;第四阶段(9.21-9.23)进行室内整理工作。

    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使用农具进行发掘了,大部分同学都是从小生活在城市、没有干过农活的独生子女,第一次抡起铁锹、第一次握住手铲、第一次挥动镐一开始都是很新鲜的体验。有些同学在第一天、第二天为了追求进度都是卯足了劲进行发掘,但几天后大家就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无精打采、腰酸背痛、食欲不振等等。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大家互相鼓励,每一个人都按照田野考古的工作流程最终坚持到了最后。

“坑友们”在各自负责的探方中努力地发掘着

 

对探方中出土遗迹进行绘图工作的身影

    对于同学们来说,最激动的事莫过于亲手发掘出珍贵的文物了。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出土量最大的文物非陶片莫属,它们大多比较破碎,光这11个探方中就出土有大大小小数万片,这些陶片属于3000-40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以泥质红陶为主,另有少量泥质灰陶和极少量夹砂陶、泥质黑陶,多为素面,纹饰主要是细绳纹,另有少部分附加堆纹及其他纹饰,大片的陶片较少,部分可以清晰分辨出鬲、罐、盆等器形。在发掘工作的一开始,每挖出一块陶片同学们都会兴奋不已,然而几天之后,当望着满地的陶片时大家也不免开始叹气,这些数量巨大的陶片在发掘工作的后期由先行完成发掘工作的同学们一块一块地清洗装袋,工作量十分浩大;比陶片更为珍贵的是石器、陶器等文物,它们较为完整、有明显的用途,一经发现需要立即请示工地的老师并用卷尺、水平仪、细线等工具测量其三维坐标后记录装袋,称之为“小件”,每个探方发现的“小件”数量从几件到十几件不等,成为同学们最为珍视的发掘成果;此外还有人骨、动物尸骨、木头等文物出土。
 

从灰坑中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陶片

    在整个发掘工作中,最让大家头疼的莫过于灰坑。灰坑是各探方在挖掘过程中露出的坑状遗迹,多为古人的垃圾堆。灰坑大小、形状、深浅不一,由于互相之间经常存在打破关系,因此需要根据土质土色来判断灰坑的边界及相互间的关系,有些探方只有几个相互独立的灰坑比较容易分析,但另外一些存在多个、甚至十余个互相之间都有打破关系的探方就让“坑友”们绞尽脑汁。对各灰坑和总探方反复进行测量工作以及平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成为大家每天固定的工作,数十次的修改之后,大家最终明确了整个探方中存在的情况和现象,也完成了各自最终的发掘记录和绘图工作,这对于明确整个发掘区的整体情况、完成整个西大砬子遗址的考古报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发掘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实现还原遗址原貌的最终目标。

“坑友们”对出土遗迹进行测量及绘图工作

    在发掘工作中,老师们的指导至关重要。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的魏坚教授、张林虎老师、刘未老师及辽宁考古所派来的老师每天与同学们一起奋战在工地上,从布方开始,到发掘、测量、整理文物、绘图、完成报告,在考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同学们帮助与指导。在发掘进入最后阶段时,发掘区西边的六个探方大多已经结束发掘工作、开始收尾与整理,只有东北角的四个探方由于情况较为复杂还在努力地继续发掘,被大家称之为“进击的东北角”。老师们每天都在探方里一起研究和“会诊”,大家在这东北角上共同进退,师生之间的高效协作保证了考古工作的流畅运行。

老师指导同学们对刚刚发现的小件进行检查与登记

生长在探方壁上的一抹绿


生活:井然有序,苦中作乐
     在远离市区的金宝岭前田家屯村,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繁华的商场和热闹的街道,满眼望去只是东北老乡家的大炕、顿顿不变的农家东北乱炖、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和丘陵,对大家来说,在这片“世外之地”的生活是井然有序、苦中作乐的。

     早在到达金宝岭的当天,主持考古工作的魏坚老师就对值日工作做出了安排:24名中韩同学以3人为一组随机分成8组,每组进行为期三天的值日工作,如打扫餐厅、摆放桌凳、摆餐上菜、清洗餐具等。另外,每天的生活也有严格的时间表,遵循八小时工作制:每天6:50早饭,7:30至11:30为上午的工作时间,11:50午饭,下午从1:30工作至5:30, 6:00晚饭,之后的时间自由支配。

发掘工地周围,即是一望无际、两米多高的玉米地

    对于同学们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乡村氛围是他们考古实习所处环境的常态。每天清晨迎着薄雾在玉米地中穿行,傍晚在落日和晚霞的余晖下回村,下午工地上下起的太阳雨,在玉米地上空只出现了一次的彩虹,都是“坑友”们笔下的记忆。每天最欢乐的时间莫过于三餐了,尽管顿顿东北乱炖、每天的菜品都差不多,尽管一些东北风味并不能让所有同学接受,但繁重的工作仍然让大家忘掉了城市里的那些山珍海味、小吃零食。而饭桌更成为了“坑友”们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考古实习之前,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和大学里很多别的班级一样,同学之间彼此交流很少,有自己的交际圈子,为自己而忙碌,班级活动也甚少参加。而由于考古实习,25天中饭桌上的每一次聊天、一起工作时的每一句对话,都让大家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强度互相交流与了解,男生上屋顶帮女生灌洗澡水、女生则帮男生盛饭等场景每天都在上演,班级凝聚力也在每一声欢笑、每一句对话中无形增强。
 

傍晚下工时那美丽的夕阳

“人大考古带头人”魏坚教授谈考古实习(引标)

返璞归真的洗礼(主标)

 

 链接:魏坚教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工作。2004年6月调入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任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所长、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博物馆副馆长、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受聘为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典志组专家。从2006年起组织和带领本科学生参与考古实习至今)
     作为既往田野考古实习的亲历者,魏坚教授认为其可总结者至少有三:

     一.掌握了考古学方法和基本技能。一个学期的“田野考古与历史研究”课程的课堂教学,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个月的田野考古实践,从布方、刮平面、辨认遗迹、清理灰坑与墓葬,到照相、绘图、整理遗物、编写发掘记录,使大家对考古不再陌生,再不会把考古简单地理解为“挖墓”。而更为重要的是,把书本中学来的只是带到广阔的田野中去印证,使将来可能成为史学研究者的青年学子懂得关注和解读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史学研究中去。

     二.创造了了解社会的机会。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农村,不了解中国的农民,就不能了解中国。八十、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经受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人民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与城市,对农村和基层了解较少。田野考古实习,使他们住农家的土房,走乡间的土路,吃农家饭大锅菜,了解还存在着的贫困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裕,这对于有志于报国的学子们来说,实在是难得的经历。

     三.磨练了年轻人的意志品质。和平发展的社会环境、物质充裕的社会生活,往往会成为产生软弱和奢侈的温床。这一代大学生的父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和六十年代自然灾害及“文革”中出生的人,他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经历那样的岁月。于是,高考造就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和家庭对物质生活的尽量满足;社会充斥的道德缺失、唯利是图和当今高校教育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胸无大志,理想淡薄,甚至于以追星为乐。而田野考古实习给予我们的是什么呢?是贯穿始终的严谨学术思想和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是烈日下挥汗如雨而从不抱怨的坚毅品格;是同学们用心回味的“人生在世,当以情义为重”的朴素观念;是在举杯同贺时山呼海啸般的那一声“干杯”的畅快淋漓!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初衷,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次返璞归真的洗礼。
老师有话说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的青年学子们,通过考古实习,在学术历练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因“贴近”社会而受益良多。他们在亲身的实践与智慧的深化中,不仅与两千多年前的青年司马迁一样,通过触摸历史而与古神交,由感知现实而洞见未来。更重要的是,由此而加深了对于草根群体和底层社会的了解,并最终转化为感知民意、心忧苍生的基本理念,从而更深切地体悟到作为现代青年所应有的对道德的恪守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这也许是考古实习在“学术”之外所产生的更需珍视的“效应”。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教授、前副院长、历史系前系主任李小树)

     一个本科生,到了大三会有一门田野考古课,这成了历史学专业的同学们进校后谈论最多的一件事。他们羡慕参加了田野考古实习的师兄师姐们,等到他们大三参加了田野考古实习后,又成为了师弟师妹们羡慕的对象,如果因为外出交流,未能参加这门实习,将成为大学时代最大的遗憾。于是新生们盼望着赶快上大三,以便在金秋时节与大地亲密接触,寻找大地深处的宝藏。但凡参加了田野考古实习的同学们都终身不会忘记这门必修课。一门能让同学们不会忘记的课,也是课程设计者梦寐以求的事,这样的事,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做到了。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党委副书记  方玉萍)

     学生们要从校园走向田野进行实践活动,这中间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专业教师不但要对课程进行精心的设计,还涉及到与当地考古文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动身前,老师们都先要到挖掘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整个挖掘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诸如饮食、起居、医疗、卫生乃至与当地村民相处等等问题逐一进行落实。哪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对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不良影响。从学校出发前,老师们还要为学生召开动员会,对考古挖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详解。为了安全起见,历史系还要为每位同学订制一份人身意外医疗保险。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办公室主任吴冰)

 

“坑友”心声
 
           中秋兴
 
戌时有月正团圆,酒醉无忧恰赏玩。
老树婆娑遮月影,顽童嬉闹上屋檐。
师兄年少比嵇康,师弟萌时胜潘安。
却见师傅何处去,深情化酒不需言。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孙秋婷)

 

千秋莫负·考古纪(改编自歌曲《千秋莫负》)
 
举目无颜色这遗迹欲溯史册
锦绣已成灰不见其上旧山河
千年尘封后谁还记得
这陶器曾以火与雪琢磨
沉睡千年只等唤醒一刻
依稀可见模糊纹络
看平地起沟壑只在弹指瞬间
察土质辨土色觅今古的界限
走过市井遗泉寻古时断壁残垣
墓葬中无名白骨是谁家青春笑颜
岁月如有一双洞悉的眼
目睹此地旧貌替了新颜
是否能够展露如花笑靥
 
举目皆葱郁这一场不忌歌哭
扬沙并挖土终不把故物辜负
最恨留不住遗物不复
再细碎承载着旧时面目
一点一滴拼凑深浅纹路
彼时圆满今时显露
看平地起沟壑只在弹指瞬间
察土质辨土色觅今古的界限
走过市井遗泉寻古时断壁残垣
墓葬中无名白骨是谁家青春笑颜
岁月如有一双洞悉的眼
目睹此地旧貌替了新颜
是否能够展露如花笑靥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娄山山)

     本以为会漫长的考古生活实际上却过得飞快。虽然我很想念有自来水、有明亮电灯与满格手机信号的城市,但也有些不舍在金宝岭简单却又充满乐趣的考古生活。看到翻开的土,看到手推车与铁锹,看到博物馆里的石器,看到“东北乱炖”与压水井和炕,我想我会很自然地想起我们一起努力工作过、一起欢乐吐槽过的那片土地与那段时光。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宫珂)

     25天的考古生活结束了。虽然考古实习非常辛苦很累,但是考古实习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考古学。考古实习让我体会到了考古学家的辛苦。我了解到在博物馆上展示的所有东西都是用考古学家的汗做的。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韩国留学生李祥埈)
 

     这次是我转专业到历史学专业后第一次和班级过那么长时间的集体生活,也是第一次过如此之久的集体生活,算是真正融入到了这个集体里。
    想念那段只需要想着如何挖坑、不用想别的事情的日子,想念那段和大家在一起的集体生活,想念那段辛苦、单一但不失欢乐的时光。考古会深深地存在我们所有人的脑海里,我们的梦里,我们的歌声里。                

(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2011级本科班李鲜)

 
 
【记者手记】

     作为本次考古实习的亲历者和本文的主笔,我在写这篇纪实时心情五味杂陈,就我个人而言,我是非常感谢这次考古的,因为我得到了一次新的人生体验,因为我所在的班级由于这一个月的集体生活而增强了凝聚力,也因为当我若干年后回首我的大学时光,我可以找到这样一段时光一直静静地躺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感动、让我前行。
关于“坑友”:
     一日“坑友”、终生“坑友”一直都是大家的共识。“坑友”间互相协作、互相关心的故事每天都在每一个探方里上演,男生帮女生、完工的帮未完工的、力气大的帮力气小的,挖坑事业蒸蒸日上,速度惊人。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韩国的五名留学生,三男两女,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探方,与中国同学组成“坑友”,而他们也确实工作积极认真,让中国同学、老师和村里的雇工们都交口称赞,被称为“韩国好坑友”。

     在考古期间,最活跃的要数名为“坑友”的班级微信群了,各种段子、各种笑话,甚至各种表白都成为大家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点一滴。餐桌上也同样欢乐多,除了例行的八卦,我们还会“吐槽”工地上发生的事,总会把话题越说越大,一餐也总在欢乐中结束,暴躁与倦怠在此刻也被抛在脑后。
关于老乡:
     关于东北老乡,大家之前可能只在《乡村爱情》里感受过,而这次考古实习让大家是真真确确感受到了,淳朴而豪爽、热情而友好是老乡们给大家留下的一致印象。在工地上,他们卖力地工作,在工作间隙,他们与同学们轻松地聊天,在生活中,他们经常关心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对于大家来说,这片黑土地上的人就像这里的风景一样永存心间。
关于干杯:
     魏坚老师是个豪爽的内蒙古汉子,喝酒是他的一大爱好,在他看来,做考古需要三个条件:常喝酒、常晒太阳、常运动。因此在每一个他组织的考古发掘工地从来都不缺少酒喝,锦州金宝岭也不例外。

     在我的记忆中,大约有四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干杯场景:首先是到达金宝岭的当天晚上,魏老师在棚屋里简短地主持了开工仪式,并且向大家介绍了未来几周的工作,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深切期望和祝愿,几名同学唱起了歌曲助兴,大家开心地举杯;其次是9月12日,绿色版888集团welcome诸多领导老师前来看望大家,当晚同时也是班里向攀同学的生日,大家喝酒助兴,其乐融融;最难忘的是9月19日中秋,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同度过中秋之夜,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很特别的体验,我和几名同学爬上了屋顶赏月,之后老师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谈心,情到浓时我自己已然也醉了;最后一次是24号回到北京的那晚,院里在汇贤酒店设宴款待,没有了村里的“道光二五”,而这一次大约也真的是最后一次干杯了。诚如魏坚老师所说,人生在世,当以情义为重”的朴素观念、在举杯同贺时山呼海啸般的那一声“干杯”的畅快淋漓,这些可能是考古给大家的最好的财富。
     集体生活毕竟是短暂的,大家终究都要过回自己的生活,那些欢笑、那些情感、那些五味杂陈的醉意、那屋顶的月亮、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探方里的身影、那饭桌上的互黑,会永远留在金宝岭的玉米地里,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再见,金宝岭,再见,我们的考古。“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恋/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不回头/不回头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