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lw/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师生论文 > 正文

马利清:关于匈奴城址功能的探索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3-10-18 00:10 阅读量:

关于匈奴城址功能的探索*
 
马利清
摘要:
匈奴城址中大多数建筑和使用都与汉人密切相关。其中存在集定居的农业、手工业和军事防御为一体的城邑,以人名命名的城,有可能用于安置和亲或投降的汉族上层人物,其性质似乎类似于后世隶属大贵族的“私城”,并允许部分汉人在城中从事农耕、屯田、戍边; 还有一些具有墙壕防御设施的小型城址更像是临时性的军事堡垒,担负着卫律所说的“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的功能。蒙古境内多数城址不能排除用作祭祀庙宇的可能性,或许其中可能有类似单于为贰师将军建祠庙一类的宗教建筑; 像“龙城”那样具有诸长“大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功能的城,则很可能属于最高统治者单于,或许是由穹庐站长组成的逐水草迁徙的城。
关键词: 匈奴; 城址; 功能
 
一、匈奴城址的考古发现与相关记载
 
从20 世纪20 年代以来,在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调查发现和发掘的匈奴时代城址和村落遗址可确定的约有20 处。七卡河畔的都列尼村定居点遗址的调查始于1925 年; 20 世纪40 年代,哈卡斯自治省发现规模宏大的阿巴坎汉式宫殿遗址,当时有学者定性为李陵宫殿或为汉家公主和亲下嫁时的陪媵。①50 年代,在蒙古境内发现有十几处具有墙垣和壕沟以及房屋建筑的遗存,分布于中央省、后杭爱省、布尔根省、肯特省、乔巴山省及东方省,如高瓦道布、特列勒金·多尔布勒金、布尔黑·多尔布勒金,巴隆多尔奥等城址。虽然当时的发掘资料还十分零散,但学者们也试图从其结构、出土建筑材料甚至地名和当地的传说中探索其性质和功能,道尔吉苏荣在《北匈奴》一书中就曾对蒙古境内发现的几座城址的功能属性加以说明,认为匈奴中确有城镇和庙宇。②以后陆续发现的呼勒特·道布、乌德勒·道布、巴彦·布拉格、查拉果拉·赫鲁姆、戍乌台·赫鲁姆、满格斯·赫鲁姆、西拜达里格河畔古城、博日古城等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道尔吉苏荣的推断。这些城址时代最早在公元前1 世纪至公元1 世纪,大小形制、结构布局基本相同,其建筑材料的纹饰、制法与秦汉中原建筑常见的式样如出一辙,而粘土却出自当地,大多仅出土建筑材料,不见任何经济生活用品,与一般意义上的“城邑”不尽相同。
形成匈奴有集农业、手工业为一体的城市和定居点的观点是由伊沃尔加城址的大面积发掘揭露开始的,遗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348 米,东西宽194 216 米,东侧为古河床断崖,揭露面积大约有7000 平方米,并发现了大量的半地穴式房址、窖穴、手工生产作坊、各式的农具,铁犁、锸、镢、镰刀、石磨盘、骨铲、大型的盛储器陶瓮等,显示出这里是一个定居的、兼营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以及渔业和狩猎业的聚落,他们的制陶、冶铁和骨器制造业相当发达。③除了都列尼村、伊沃尔加城址,在外贝加尔地区发现的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的城址还有德日进河边的巴颜 乌德勒城址、希洛克河畔的德满格尔图城址以及吉达河上的伊郝尔村的居住点等。在中国境内西沟畔墓葬附近也发现居住遗存,有大量
___________
* 基金项目: 本文的研究获得888集团电子游戏官网“985工程”第三期项目经费资助。
 
的波浪纹和近底部穿孔的陶片、铁锄、斧等农具和青铜器,但未经发掘,学者推测应是匈奴人定点驻牧的居址。陕西神木大保当城址则属于东汉时期归附汉朝的南匈奴人聚居地。这些城址的发现使人们对当时匈奴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和多种经济形式有了新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史书关于“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逐兽随草,居无常处”这一记载的绝对性。但是,这些城址的性质功能绝不能简单地以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来衡量,更不能据此武断地得出匈奴社会经济是半农半牧的复合型经济的结论,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匈奴社会的农耕和定居生活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在考古发掘资料有限的情况下,相关文献的记载或许可以为其补充一些关于当时社会经济和生活的重要资料和信息,为考古发现提供一个有效的阐释背景和深入探讨的可能。
已公布的匈奴城址材料有: 中央省尼拉嘎苏木高瓦道布古城,呈正方形,南北长367 米,东西宽360 米,墙厚3.5 3. 7 米,高存0. 5 0. 7 米,南北有栅门,城内中央有一大型建筑台基,长56 米,宽45 米,高3 米。周围有11座小型建筑。发现大量圆柱形柱础石、瓦当、筒瓦、板瓦、印花方砖、土坯等建筑材料。中央省克鲁伦河口的特列勒金·多尔布勒金古城,平面方形,边长235 米,四周围墙残高0.5 0. 8 米,厚10 15 米,墙外有壕沟,宽3 6 米,四周均有栅门。城内有二处大型建筑及数座附属小型建筑,出土瓦当、筒瓦、板瓦、方砖等建筑材料。近年蒙古考古学者再次发掘,出土了砖、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和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漆耳杯等。中央省布尔黑·多尔布勒金古城,方形,边长180 米,内有两座大型建筑。位于乌兰巴托与乔巴山之间的巴隆多尔奥古城,近方形,长345 米,宽335 米,高l 2米,南北各一门,靠北墙处有四座建筑物。④西拜达里格河畔古城⑤: 中央有高台和石砌围墙,城内有一个直径约40 米的椭圆形大坑,有人推测系供贮存淡水之用。巴隆尔奥古城⑥,位于乌兰巴托与乔巴山之间,平面近方形,长345米,宽335 米,高l 2 米,南北各一栅门,靠北墙处有四座建筑物。
2005 2007 年,蒙古国学者特尔巴图发掘了位于博日川西岸台地上的博日城址⑦,规模接近伊沃尔加古城,发现圆角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及石块垒筑的火墙,均与伊沃尔加相似,灰坑中发现大麦一类农作物。其他城址如肯特省吉尔嘎特汗苏木成赫林赫鲁姆古城、南戈壁省诺姆根苏木呼勒特·道布古城等,大小形制、结构布局基本相同,出土材料主要是大批建筑材料,纹饰、制法与秦汉中原建筑常见的式样如出一辙,而粘土原料经鉴定出自当地。道尔吉苏荣确定这些城址的时代最早在公元前1 世纪至公元1 世纪。⑧
外贝加尔地区最重要的发现是乌兰乌德市西南16 公里的伊沃尔加古城⑨,1995 年达维多娃出版《伊沃尔加城堡》发掘报告,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该城坐落于色楞格河古河床左岸台地上,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348米,东西宽194 216 米,东侧为古河床断崖,北、西、南三面以四道土墙、三道壕沟、外加木栅栏构成总宽度达35 38米的坚固的防御体系; 城内发现80 多处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居址,以及窖穴、灰坑、水井和取土坑等建筑遗迹607个。房址深度在0. 55 1. l 米,规模最大者6.85 × 6. 65 米,最小者2. 8 × 3. 2 米; 一般在房屋东北角设板石炉灶,烟从房子北壁、西壁的石板烟道通向西南角的烟筒排出户外。这类取暖设备显然是从中原地区的土炕学来的。此外有二处地面建筑,一座是无灶的小屋,另一座则是位干城内中心部位的30× 30 米方形台基之上的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面积13 × 11. 5 米,发掘者认为是城中首领的住所。其东侧同一台基上还发现了冶铁炉址,结构与河南巩县汉代炉址相似,出土的铁器有犁铧、铲、锄、镰、刀、锥、镞、甲片等。房内出土物不尽相同,F9 主要是铁武器、铠甲片和大石球; F25 主要是骨角器的半成品,带切割痕迹的鹿角等; F32 出铁工具,有斧、刀和浇铸金属的陶坩埚; F41 主要是各类陶器,超过30件。城内文化层堆积厚30 40 厘米,出土陶器数量较多,器形有大口罐、鼓腹罐、盆、瓮、鼎以及近底处有孔的盛储器,形制、纹饰、制法均同于汉代灰陶; 青铜器有盆、鍑、镞、汉代铜境等,铁器数量很多,钁、锸、犁、镰刀等农具与汉式农具相同,其他还有铁刀、锥、镞、甲片、铜矛、镞、饰牌和各种带扣,还有大量的骨角器如骨马镳、弓弭等及半成品。石制品有刻有“党”、“仇”、“岁”、“役”等汉字的砺石。种种迹象表明汉代工匠活跃于这座城中。这显然是一座具有一定设计规划的、以农业、手工业为主、兼有家畜饲养多种经济形态的永久性定居点,在其附近东北部440 米处发现了同一时期的大片墓地,清理墓葬216座共埋有244人。⑩显然这一定居点沿用时间不短,人口较密集。墓中发现有4 枚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墓地年代与城址同时期。该城是被烧毁后废弃的。1962 年在内侧墙体下发现有叠压的房址和灰坑,有少量房址打破早期的灰坑和房址( F32 打破F33),还有少量房址( F30、F31、F37) 不见火烧痕迹,是在大火前废弃的,说明该城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城内发现可资断代的遗物有7 枚战国晚期   西汉中期铜镜残片,索斯诺斯基认为其年代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 世纪; 达维多娃则认为伊沃尔加城的年代最早的是公元前3 世纪末,主要遗存在西汉中晚期,约公元前2 至公元前1 世纪。城南100 米处发现一座平面方形的小城,南北长160 米,1950 年进行了试掘,没有发现文化层,只发现牲畜的骨骼,发掘者认为是牲畜的圈,也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大城修建过程中临时性的守卫堡垒。



特列勒金城址平面图

恰克图东35 公里处的都列尼村,是目前发现的面积较大的一处重要定居遗存。位于蒙古国和俄罗斯外贝加尔之间的七卡河边,有复杂的地层和文化层,没有发现防御工事遗迹,1号居住区占据了七卡河沿岸约11 公里长的范围,大约发掘12000 平米,出土了各种类型的装饰品及一枚带有山羊图案的青铜印章; 2 号地是一个多层叠压的遗址,该遗址的地层经查明有11 层。在第5 层有匈奴风格的陶器,在第6、7 层,同时发现了匈奴风格的陶器和中世纪的陶器。这表明一个富有匈奴文化传统的族群不仅在公元前两个世纪活动于此,而且一直延续到中世纪。1925 年杰别茨发掘3 座居住遗址,目前已发掘了6 座房屋遗迹和大约628 座窖穴灰坑和柱洞。房址结构与伊沃尔加相似,平面长方形,半地穴式,其中3 座房屋的东北角有石板砌的灶,与灶相连沿北壁和西壁有石板砌的的烟道兼火墙。发现大量陶器、青铜器。陶器以泥质灰陶罐为主,以肩部饰弦纹和波浪纹为典型特征,青铜器有马纹饰牌、牛头形饰、三叶镞、带扣等。出土铁犁铧和炼铁遗留下的残矿渣和半成品的铁块,以及石器、骨器等。表明当地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年代与伊沃尔加同期。巴颜 乌德勒城位于外贝加尔地区德日进河边。1988 年和1991 1998 年,发掘了城址内的部分房址,对城墙进行了详细解剖。该城面积约70 × 70 米,有两重城墙,相距20 25 米,墙体用墙边壕沟挖出的土筑成,顶部和基础部位用石头加固,内侧城墙还有木头栅栏的遗迹,与伊沃尔加城修筑方法一致。城内房址中发现的铜镜是流行于西汉晚期的日有熹镜,所以,其年代应与伊沃尔加城接近或略晚。1941、1947 1948 年发掘了哈卡斯自治共和国阿巴坎西南12 公里的中国式宫殿,中央大殿12 × 12 米,由东西两殿组成,均为夯筑,中间隔墙厚约1. 8 米,有门相通,南墙、西墙厚约2 米,墙壁、地面抹有草泥土,有7 扇门。室内地下铺设石板砌筑的暖气管道,类似中原地区的火炕。殿址周围发现大量建筑材料,筒瓦、板瓦、铺首、瓦当以及铜扣、环首刀、陶罐、玉器等; 瓦当上有“天子千秋万岁常乐未央”汉字铭文,其主人无疑是在匈奴地区地位特殊的汉人,苏联学者认为是李陵的宫殿,而中国学者又有王昭君长女须卜居次云、降匈奴的丁零王卫律以及云之丈夫须卜当等诸种猜测。1980 1983 年葡萄牙考古学家在巴尔格地区谢林河左岸乌兰乌德南60 公里的特瑞底又发现了两个居民点,这两个居民点位于墓群旁边,巴尔格的居民点位于乌兰乌德附近的伊沃尔加古城和都列尼村居址之间,比著名的德列斯图依墓地高20 米,该居民点填补了外贝加尔地区匈奴遗迹分布状况的空白点。这些遗迹的发现拓宽了在外贝加尔地区匈奴人的居住范围。1999 年发掘的陕西神木大保当城址,为五边形,规模不大,城内出土匈奴典型的肩部饰波浪纹的陶罐和“大泉五十”、东汉五铢钱。时代在东汉中晚期,上限可早到西汉晚期。发掘者认为可能是上郡属国都尉治所龟兹县城,文献记载这里西汉末期以来就是安置降汉匈奴人的处所之一,这里距离鄂尔多斯很近,东汉时期南匈奴入居鄂尔多斯一带,也可能居住在这里。大保当一带曾经出土“汉匈奴为鞮台耆且渠”铜印,应是归附汉朝南匈奴的官印。故这座城址已是匈奴接受汉文化的直接影响的产物,抑或就是汉人所筑安置匈奴降人之地,故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全文见《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第132 139页